苗圩发言实录: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及下一步工作考虑

发布时间:2020-01-16 浏览次数:78

在1月11日下午的“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百人会主题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考虑进行现场交流。

以下为嘉宾精彩实录,未经本人审阅,有删改。

众所周知,2020年是我们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全局来看,今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决胜之年。我们将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为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汽车行业来看,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了今年也是收官之年。我们更需要在产业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的新形势下,突出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在这方面也是重要的一年。

汽车产业发展进入调整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汽车市场逐步的触底企稳,未来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从2018年起,我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28年持续增长以后,产销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进入了市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期。但是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随着企业有序调整的应对和相关促进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实,汽车的产销同比的降幅在逐渐的收窄。11月份起,产量同比呈现了正增长。

市场的信心有所恢复,从近期我也有意识和几个大的汽车企业老总一一做了交流,对今年整个车市做了一个预判。大家虽然分析的不尽相同,但是最终的结论大体上是相近的。就是今年的产销量有可能是一个略微的负增长或者是零增长,就像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以10%、8%左右的大幅度的下降,已经开始收窄,从这几个月的走势来看,也确实像大家的分析,呈现相吻合的一个情况。

今年或者是最迟明年,将是汽车产销量触底企稳的时期,我们估计我们的产销量维持在2500万辆左右,进行触底。汽车产业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各个汽车企业不能被动的等待,应该主动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甚至处理得好,我们可以变危为机,在这个激烈的竞争当中能够逆势而上,脱颖而出。

有这么三个方面,我们认为还是应该更加重视的,对汽车企业来讲。

第一就是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创新驱动发展,这是国家的一个战略,也是我们从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要考虑的要素。企业通过增加研发的投入不断的升级产品,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含量。据统计,汽车行业2019年虽然营业收入下降了5%左右,而且这个下降的幅度低于产销量的下降幅度,但是企业的研发支出却超过了20%,比上一年增长了20%。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只有增加研发的投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才可能增加我们产品的附加值。在产销量不能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增加值、销售收入甚至利润都可能呈现出一个比产销量更好的发展结果。

第二要加强品牌的培育。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服务的水平来提高品牌的价值和消费者的认可,过去我们汽车刚刚进入家庭的时候,是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在汽车逐渐普及的情况下,用户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有没有的问题,更多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这就是新时代我们的消费和过去消费最大的不同,单纯靠低价甚至企业之间靠价格的竞争,这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如果在产销量不断扩充的情况下,也许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但是发展到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可行之路了。虽然我们理想上都说物美价廉,这是一个美好的追求。其实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服务的质量,可以提高用户对你品牌的忠诚度,可以提高你品牌的价值,这是全球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

我过去在企业做过工作,我们跟一个外国公司合作,用的是他的平台,开发的是一个新的车型。然后我们在做市场调查的时候分别打两个牌子,一个是东风的品牌,一个是外国的品牌,我们委托第三方机构帮我们做的。同样的车型,打不同的牌子,价格就相差两千块钱,在用户的心目当中,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以今天我们看一看,用户当然是追求价格,但是比价格更高的是追求的安全、舒适、环保、节能。而我们一些国际知名的品牌在应对下行当中,很多都顶住了压力,所以这个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

第三我们要注重全球化的布局,树立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统筹的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引进来的同时要鼓励企业走出去。走出去我们要变过去一种机遇性的产品出口为一种战略性的出口考量,如果简单的把产品卖出去,一段时间以后,一定会打贸易摩擦。应对这种局面,一定是本地化。

所以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出口,一定得立足当地的市场,在当地去投资,在当地的采购更多的零部件、原材料,这才是根本的战略性的考量,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从机遇性的出口向战略性的出口转变,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我相信中国仍将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放眼世界,我们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

所以我们从“十四五”规划、中长期规划来说,产量和销量可能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是产量大大的大于销量,这里头有一块就是海外的市场。我们在扩大开放,兑现承诺,2020年放开外资在中国的股比和家数限制的同时,可能我们要考虑围城的现象,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得出去,这么一个考虑,这是第一个方面,关于我们汽车市场的情况。

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

2019年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国五燃油车转国六带来一段时间的混乱,相关支持政策特别是政府补贴政策的退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从7月份开始出现了下滑。但是协会星期一将要公布去年全年的产销量的数据,我在这里透露一下,我们全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仍然超过了120万辆,大体上相当于2018年全年的销售量。而且从趋势上来看,11月份当月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0.5万辆,12月份当月的销量达到了16.3万辆,这个月销售量已经恢复到退坡以前平均的水平,所以表明退补的政策负面的影响正在逐渐的恢复当中。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品质在显著的提升,中高端车市场的份额在不断的提高,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已经降到了1元/瓦时以下,而且磷酸铁锂的电池更低,已经降到0.6元/瓦时,这个比2009年的时候下降了85%。

同时,产业的结构也在持续的优化,落后的企业退出了市场,但是我们从公告申请的情况来看,一大批的新进入的企业,包括造车新势力,也包括传统的汽车企业开始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拿出更加高端的产品。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现在我们推出的新产品大都是纯电驱动的平台,全新的设计,有些还是中外联合打造的共用平台。这个比早期我们在传统车平台上通过更换动力、改装,我把它叫改装型的电动车,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当前,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竞争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从长远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规模效应优势和发展环境,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在快速的发展

车路协同的效应在同步推进,目前国内的主要汽车企业已经在电动化车型的平台上加快推进L1和L2级辅助驾驶的系统应用,并且将在2020年陆续推出适合于堵车、自动泊车、自动刹车等场景的L3级的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到现有的车型上。

与此同时,在车用的操作系统、车规级的芯片、电子电气的架构、信息安全等技术研发也取得了进展。像斑马、百度等与车企的合作开发的车载操作系统已经规模化的在现有的车型上推广应用,像华为、东软等也在加大车载计算平台的开发,车控系统的研发力度,端、管、云这种产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年年底,我跟交通运输部李小鹏部长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就是不要把自动驾驶所有的难题都交在智能网联汽车上。我们要利用我们的制度优势和我们的市场优势,在我们国家的公路系统和道路的信号灯等这些管控系统上,推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所使用的技术国际上有两种,一种是基于4G和5G场景下的LTEV2X,还有一种是基于802.11P基础上的叫DSRC。

交通运输部长期以来有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在中国我们在道路的改造方面坚决的推行5G、LTEV2X,把路网改造了,路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车上的信息化、数字化要能够实行同一个标准,在接口上数据能够共享、能够互认。这样就会减轻对我们自动驾驶车辆的难度,就会实行车路的协同,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

我们做了这个决定以后,欧盟原来在欧盟国家内部征求意见,推行DSRC这个标准,但是在欧洲几个大企业,大众、宝马、奔驰强烈的主张之下,现在他们也决定在公路和车上推行LTEV2X,这样的话,就给我们未来的发展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

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市场优势,发挥我们的互联网大国的优势,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车路协同,一起把自动化的无人驾驶汽车争取能够早日实现。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再强调多说一句,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要求。

不要冒然的搞L5,我们现阶段还是推行L3及以下的这些辅助驾驶,逐渐上车,然后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向L4,最终到L5去进展。另外全国现在已经建成十多个测试示范区,有20多个城市也发放了300多张道路测试的牌照,像上海、长沙、北京已经在开放的道路上批量安装了多模式的路测通信终端和感知设备,并且在积极的推动载人载物测试和示范应用,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把各地的测试试验区标准进行统一,测试的标准要互认,要测的项目很多,大家不要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大家各有所分工,共同把这些测试做完善,把它做得更好。

积极作为 凝聚共识 优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为了应对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形势,积极的稳增长、促转型,过去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的部委,从解决实际问题,培育新动能等方面入手,不断的优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编制好2035年规划。总体的考虑,目前规划已经基本成型,并且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们争取在今年上半年能够完成规划的制定,并且发布,以便于做好和前一个规划有机的衔接。

二是进一步的完善双积分的政策。2019年的7月和9月,我们两次就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的管理办法修订案公开征求了意见,我们根据社会各方面反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准备在近期就要发布,这次政策修订在积分办法两年实施的经验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旨在构建形成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这两年的情况来看,正积分不太值钱,跟我们一些企业在达标过程当中分布有很大的关系,也跟我们门槛的设定有很大的关系。刚才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大家讨论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到汽车产销量的25%,这个指标是比较高的。但是这样能带来一个好处,比较高的门槛也促使这些正积分能够更加值钱。这个也是作为政府补贴退坡以后的一个接续政策,所以在统一各方面共识的情况下,我们还想尽快的把这个发布出去。

三是推动落实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首先在去年我们配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制定出台了稳增长促消费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着力的破除汽车消费的障碍,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比如从过去限制购买逐渐要鼓励转向限制使用这方面去转变。再比如鼓励汽车下乡,再比如鼓励皮卡进城,我这个讲的都是比较通俗的,不是很准确的,但是意思是不差的。

最近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我们也在组织牵头研究制定促进汽车稳增长的政策措施,1月3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进行了审议。这里面除了制造业的一些通用的政策措施可以适合于汽车行业之外,针对汽车也有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总的来说,包括行业的放管服,进一步放开准入的限制,降低准入的门槛,加大事中事后的监管。比如说公告、检测,我们现在已经推行了三个部委,包括环保、3C认证和工信部组织的公告检测,三合一的一次检测,做三份不同的报告,一次收费。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决定从今年开始试点,对具有检测条件,已经进行过检测的项目,由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制,不重复检测。另外按照过去我们是一种型号,一个品种都要检测一次,我们觉得也没有必要,现在只要对整车的性能安全指标没有大的影响的情况下,不一定检那么多的品种,这样可以大大的减轻企业的负担。再比如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用新能源车来取代传统的汽车,再比如稳步的推进排放标准的升级,我们不鼓励个别的城市冒进推行所谓的国六,这种做法搞的大家措手不及,两头忙。再比如促进二手车的流通和消费等等。

凝心聚力 变革破局 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仍然存在着整体技术储备薄弱、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长期存在的这些问题,也面临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传统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等短期性的影响。整个行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凝心聚力,变革破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收官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布为契机,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要推动两个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落实。围绕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宫墙化的发展趋势,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

第二是要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政策,要支持公共领域用车率先实现电动化,要尽早发布双积分的管理办法,要结合行业的发展新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2021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的要求。同时,要引入低油耗车,鼓励措施和积分交易灵活性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传统内燃机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的机制,把握好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

第三是加快改革创新。我们将在确保产品安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开放、包容的监管手段,发布产品系组管理,集团化试点管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评估程序等实施细则,推出企业集团产品自我检测告知承诺的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委托加工生产等改革性的措施,进一步的放宽事前的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给企业和市场更多的选择空间

第四是要扩大开放合作。汽车产业要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等机遇,积极的融入全球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推进新能源汽车与基础设施、标准法规、金融服务协同的走出去,高水平、高质量的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和国际市场。

九紫新能【JZXN】
1.37美元 0.02 (1.48%) 2024-11-22 20:16:32